2012年2月12日 星期日

老,房子。

很多人,住嘉義,沒上過阿里山。
很多人,住宜蘭,沒去過冬山河。
太扯!

我住在這裡,竟然不知道咫尺之內有這麼一片美麗的園地。

在這個城市,已經快十個月了,這些日子來,經過那一座橋的次數大約有上百次,卻從來沒有注意到,在這一片都市叢林裡,有這麼一片古意盎然的古厝群。

從這一棟圓形的客家文化學院開始,「圓樓」的建築風格有著濃濃的客家味,周遭緊鄰著客家民俗公園裡的「問禮堂」、「大夫第」、「林家祠」等歷史建物,而且和新瓦屋聚落,僅有一路之隔,因此交大客家學院大樓的啟用,成為臺灣第一個客家文化保存區,並期許成為全球客家文化的重鎮。

位於竹北的六家古厝群,是台灣最龐大的客家單姓聚落之一,家族歷史超過250年。我想像著同一姓氏的宗族,團結的生活一起的光景,我遊走在這一片土地上,感受著他們的智慧。

週日的午後,在這裡活動的人非常稀少,我們就在冬日的暖陽下,看著孩子在這裡奔跑,聞聞老房子的味道,感受客家人的質樸與細緻。




林家祠為完整客家古厝形式,正門"林家祠"三字筆法蒼遒有力,正廳裏供奉著列祖列宗牌位。祠堂現為林氏宗親會所在。

原本世居在此的林氏家族,歷史可遠溯至1752年,因曾受清朝冊封與中過武舉人,其宗祠屋脊採燕尾形式,上頭還有做工精緻的剪黏;不同於閩南人祭拜天公的方式,客家人認為祭天得在戶外,也因此在圍牆上設有天神爺香位。在林家祠外還能見到石榴樹,是客家人祈求多子多孫的象徵。

過去是為林家議會場所的大問禮堂,從入口台階的造型變化,就知道客家人對家族的重視程度。



六家古厝群,質樸的問禮堂是交大客家文化學院的研究室,遊客參觀需以不打擾人員工作為前提。六家文史工作者陳板表示,雖經重新整修,房舍大致維持原貌,庭院地板與屋牆底層以取自鄰近溪流的鵝卵石鋪成;在廳堂正中央下方,有以對稱鵝卵石圍繞出的一塊大石,即是客家屋舍必有的龍神之位。

你記得我們讀過的論語裡,"大哉問"這個詞嗎?
在問禮堂前這麼寫著:
「問禮堂」為林家的堂號之一,早期林家祖先林放曾向孔子請教禮的根本,孔子讚美說: 「大哉問!」故後代子孫莫不以放公問禮為榮,而以「問禮堂」為堂號。

客家建築有其特色,我生活在這一塊土地上,非常樂意開始瞭解這一切。
問禮堂在格局上可說是三堂四橫的大宅院,但整體上是由一個四合院所構成,兩旁加建橫屋,合院後方再加一座五開間的房屋,稱為枕頭槓。合院中間有一個天井, 為前堂與正堂的中介空間,左右的南北廂與橫屋間也有天井,以達到通風採光的功能。在構造上問禮堂可說反映出客家建築的特色,在牆身部份,底部下段以卵石勒 牆腳,上以一層灰磚收邊,再承接土埆磚牆,外表塗上一層白色灰泥,具簡樸的性格。

在了解這一個空間和這一段歷史時,我才知曉,幾年前的陳總統,致力於堆動這一片客家文化的保留,他說:"六家地區是兩百五十年多前林氏宗族的來台祖先林先坤,勇渡黑水溝來到這個美麗島嶼,為子孫安身立命所建立的萬年基業;雖然高鐵特定區的開發使得這個傳統的客家聚落面臨劇烈衝擊,但我們應該視危機為轉機,更積極努力讓客家傳統文化能夠跟得上新時代,繼續蛻變創新與發揚光大。"
有點感傷的是,他做過的好事,好像很久不曾有人再提起了....

沒有留言: